第1423章 天祥先祖的独特死法 (第2/2页)
付我们的时候,我们就会连一个人都带不走。” 江逸从不认为,投降就会有好果子吃,反正有利于敌人的,那就大多是不利于自己的。 文天祥欣赏地看着江逸说道:“若如你这般的人多些,宋朝就不会亡。” 文天祥越想越可惜,攻城战本就不是游牧民族的拿手好戏,反观中原之间各种南征百战,守城技术绝对是一流的。m.zwWX.ORg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,异族都是抢完就走的原因之一。 可到了大宋,那就是来了就不走了,归根结底就是内部心不齐。 江逸说道:“像先祖这样的人多一些,华夏才会欣欣向荣。” “在先祖死后,那些文人非但没有学习到您的精神,反而处处设酒祭奠,撰文赋诗,以表悼念之情。” “晚辈想,如果,他们学到这些的话,那么在您死后的大宋,虽说气数已尽,但也必将会有最后的荣光。” 就像安西军一样,我们就算和国家失联又怎么样,照样把西域守得好好的,哪怕满城白发兵,也照样能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! 弱朝与强朝的士兵差距由此可见一斑! 弱朝:我们都在主和,就你在主战,非要显得自己很突出做出头鸟是吧? 行,那我们就联合起来搞你,搞到你不敢主战,还敢那就搞死你。 至于皇帝,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直接眼瞎。 强朝,谁特么敢主和,那就是在丢我们整个朝廷的脸。站出来挨打! 至于皇帝,那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,一声令下说打就打了! 譬如,你让秦桧去贞观时代,在朝廷谏言对突厥主和试试? 尉迟敬德能一鞭子拍死他,太宗能给他赐死。 朕特么忍了三年终于逮到机会能报仇了,你在这跟朕说要议和? 渭水之盟虽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,但大唐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 但要论起惨痛程度,绝对比不上靖康之耻。 可就是这比靖康之耻还有弱些的渭水之盟,就已经激起了整个大唐军民的耻辱之心,雪耻渭水之盟几乎成为了整个大唐的主流。 有这样的皇帝文武和人民,突厥败亡不是早晚的事? 可惜,宋朝没有学到这点。 “最后的荣光?”文天祥惨然一笑,“可惜,我并没有在大宋看见,否则死而无憾。” “唉……” 江逸叹息一声,他觉得宋朝实在有点对话不下去了,他的软弱盖过了他的富裕程度。 “但,还有些人,他们都是义士啊。” 文天祥顿了顿说道:“当年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,他则亲自率兵在兴国进攻我的大营,我始料未及,只得率军撤退,部将巩信坚守拒战,身中数箭而死……” “到达空坑之时,我的士兵都被打败溃散,妻妾子女全被抓住,本以为回天无术,却不想赵时赏坐在轿子中……” 文天祥说着,突然双眸含泪,整个人彻底失神。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