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4章 关于大宋国际形势的辩证思考  (第2/2页)
		
		是事物的辩证性发展逻辑。    赵构的脑子还有些懵,但他似乎大致听懂了。    “大相公的意思是,我大宋变强,导致西夏也变强,金国也变强?”    “没错,是这个理。”    “那为何金军不南下了?”    “南面的水正在往北面流,北面的水为了与南面持平,会接纳流过来的水。”    康王讶然道:“你的意思是,金国正在吸收我朝的变强的国策?”    “没错。”赵鼎说道,“事物相互竞争中,一方如果出现优越的技术和制度,在击败对方后,对方一定会开始反思并且学习,在一段时间内,缩短双方的距离,从而达到矛盾的新平衡。”    “对方也可以不反思不学习。”康王觉得赵鼎这套理论漏洞百出,他继续问道。    “如果不反思不学习,就会接连被挫败,直到事物的消亡。”赵鼎继续说道,“但西夏没有消亡,金国也没有消亡。”    蔡懋似乎听懂赵鼎的话了,他说道:“刘锡兵败,就说明西夏的确在变强。”    赵鼎说道:“没错,刘锡兵败,就验证了辩证法的正确性。”    赵构疑惑道:“辩证法?”    赵鼎说道:“陛下写的辩证法。”    赵构全身一震,这居然是陛下的论点?    其他人也表示很惊讶,赵官家何时写了这个什么什么《辩证法》?    赵宁见诸位很疑惑,说道:“这些年发生了太多事,朕一直在思考一些事,前段时间提笔随便写了一点,还未来得及跟诸位说。”    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    他们不可能立刻就高呼赵官家牛逼。    毕竟赵鼎刚才说的辩证法,只是冰山一角,他们不可能立刻理解。    人们对无法理解的思想只有两种态度:一种是想要去了解它,一种是毁灭它。    辩证法是很高深的哲学思辨,不可能赵官家写出来后,大家立刻马上就接受它。    所以,赵宁也先只给赵鼎看了。    他没想到赵鼎学得这么快,并且学会自己举例子去解释了。    赵宁说道:“辩证法还有另一个说法,否定之否定,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且曲折的统一。”    这句话在场诸位除了赵鼎,其他人显然都很懵。    “事物的发展一定是向前的,但是不是直线向前,而是要经历曲折。”赵宁说道,“例如对西夏的策略,一百多年来,不断作战,拿回横山,但不是一直都很顺利,而是拿回来又丢,丢了又拿回来,但今日拿十城,明日丢五城,后日再拿八城,迟早有一天,横山重新回到大宋之手。”    赵官家如此一手,众人这才恍然大悟。    “之所以是曲折的,便在于矛盾的相互作用和统一性,大宋朝变强,一定会影响西夏,使矛盾达到新的平衡。”    赵构忍不住问道:“那岂不是永远无法消灭西夏?”    “不,矛盾是一直会客观存在的,但西夏却不是一直客观存在的,西夏灭亡后,矛盾会从大宋与西夏矛盾,变成朝廷与河西路治理之间的矛盾,矛盾永远存在。”画凌烟的回到宋朝当暴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