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洛城事(上) (第2/2页)
西,当真?” “为师何曾骗过你?” …… 此时的宋国,洛城无疑成了最热闹的地方。 从几天前传出那个消息开始,江湖中人陆陆续续追随肖行之的脚步赶往洛城。 这当中宋国境内的所有宗门都见到了,甚至一些比较有名气的武馆世家都出动了。 八大宗门中,楚国境内的小灵门已经投靠了楚皇宫、天龙门似乎保持了中立的态度、罗耶人本就是寄人篱下,所以自然见不到他们。 玄阴山太一教,除了言无忌,太一教的长老和弟子们也来了不少。 然后就是阳陵山佛门圣地的人,年轻小和尚三相和几个有名气的大师都来了。 再就是江州慕容家,明面上由慕容庶带队,但人们都知道,既然家主都出动了,暗地里百里行鸢等天罗地网想必也到了。 水月坞弟子都在为栖灵真人守丧,所以没有来。 至于渌水宫,素来有着不杀生的规矩,他们不来,倒也勉强说得过去。 一想这些人都听自己的,言无忌笑了,这下有的玩了! …… 到了第三天,来的江湖人足有上万之众,薛睿的那些私宅已经住不下了,于是便安排到了各家客栈和酒肆,就连蒋宁儿的醉云轩都被住满了。 到了第四天,又来了上万人,客栈和酒肆实在也住不下了,便安排到了府衙和将军府,可是即便如此,还是有大批人没有住处,这可难住了赵浔和韩济。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,洛城的商贾百姓都汇集在了府衙门外,他们联名上书太子殿下,可以让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到他们的家中落宿。 二人甚喜。 如此一来,住的问题算是解决了。 于是,每来到一人就安排一人,不仅安排免费的住处,还提供免费的酒食。 虽然洛城府衙的开销大了很多,但谁都明白,这笔账显然是划算的。 况且这些江湖人来洛城不是图享受的,所到之人除了那些深不可测的老家伙,无不是次日就领了戎装积极参与到了前线的战争中…… 由于江湖人陆陆续续赶来洛城,这支杂牌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,基本上每天就可以翻好几番,此时已经有了三万之众。 肖行之也从一个小小的领头升至了统领三万大军的统帅,官至正三品。 这支杂牌军对于肖行之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。 有了管理,也正规了许多。 言无忌似乎从中找见了乐趣,虽然那些在他看来道貌岸然的老家伙不把他当回事,可是大部分人还是能命令得动的,尤其是年龄与之相仿的年轻人。 这些人有一个共识,那就是非常看不惯那些正规军。但凡有点空就在言无忌的唆使下出去找茬,去和那些将军将领们比武切磋。 常在河边走,哪能不湿鞋? 不成想,言无忌一不小心就踢到了一块儿铁板子,竟然欺负到了朱坦的头上,朱坦的死囚卫都是啥人?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,于是让朱坦的人给收拾的一顿鼻青脸肿回来了。 于是撂下狠话,“有种的别走啊!给我等着!” 他们回去叫人去了。 现在他们和朱坦的死囚卫算是死磕上了,有你没我,有我没你。 他们的顽劣还不仅于此。 每次赶走攻城的楚军之后,对偃旗息鼓都视而不见,总是追出很远才肯作罢,期间即便听见鸣金收兵的命令也不予理睬。好像他们很喜欢这种追人的感觉,很喜欢看楚军落荒而逃的样子。 其实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们,毕竟少帅跑在最前面,总不能把他抛下吧? 对此,肖行之总是视而不见,能让言无忌从中找见点乐趣不容易,否则哪时觉得无趣了就该溜了,再想抓回来可就难了。 起初,对于这个吆五喝六的少帅谁也不服,毕竟言无忌在江湖上的风评并不好,但碍于肖行之的面子,谁也不敢说什么。 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,这个少帅还是可以的嘛,完全可以和大家尿到一个壶里的。并且重情重义,每战死一个同袍都会举办隆重的殡葬仪式。 于是,没过几天,就对他认可了。不思无为的天下本无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