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说定 (第2/2页)
好送来。” 打完电话之后,张志远对欧歌汇报道。 “好,到时候,就直接交给狗崽子就是。”欧歌点了点头。 “多谢!”张志远感激的朝着欧歌点了点头,然后又对狗崽子道, “接下来就要麻烦你了。” 可惜,狗崽子现在对张志远很是不满意,直接将头扭过去。根本不看他。 “哎,” 张志远知道,接下来自己还要重新修复一下和狗崽子的关系,不然可就麻烦了。 狗崽子出门,张志远立刻就跟了上去。 看到他们离开,欧歌并没有放在心上,转头又继续看起书来。 神魂突破之后,他的记忆力,领悟力等等,都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。 看起书来,自然更加的如鱼得水。 尤其是论语和孟子两本书。 每次阅读,朗诵的时候,欧歌都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千古之前,在杏坛听道的场面。 对仁义都有新的感悟。 为此,他还专门读了其他关于仁义的典籍。 《礼记》中说,“仁者人也,亲亲为人。” 《墨子·经说下》:“仁,仁爱也。”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爱人利物之谓仁。”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中也有关于仁的说法,“仁人也,不可失也。” ...... 甚至有些关于仁的说法,可能还和论语中的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。 但是不管怎么说,都是一种触类旁通。 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 同一个字,不同的人,不同的时候,不同的语气用来都是有不同的解读的。 这一点,在汉语中尤其常见。 为此,他还从仁的字形体演变下手。 从最早的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的会意字,到战国时期的说文,再到秦国时候的小篆...... 从尸从二,从心千声,从身声、人声者,秦简从人...... 如此领悟起来,自然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。 欧歌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。 但是却还是差了一点,也不知道积累还不够,还是差了临门一脚。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,他相信,只要自己继续按部就班的参悟下去,领悟出来,不过是早晚的事情。 这种事情不能不急,也不能太急。 不急没有动力,太过懒散。太急就欲速则不达。 所以,就和读书习武一样,每天欧歌都花费一点时间在上面。却并不钻牛角尖。 如此,进步却是斐然的。 和论语的仁一样,孟子的义他也是如此参悟的。 有的时候,还专门和王教授等人相互讨论。 甚至,在网上匿名和大家讨论。 收获都不小。 完成了今日份的打卡之后,欧歌放下手中的书籍,站起身,活动了一下手脚,望着外面嫩黄的桂花,他决定去雷达山走一走。 过了中秋,柿子也差不多可以收了。 之前欧歌只是中了葡萄,冬枣,枇杷,桃李这些。 但是后来却慢慢的又添加了不少果树。 比如这桂花树,茶树,梅花树等等。 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四季花常在。 当然,好看的同时,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美食。上世纪的都市:我读书就变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