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八零:这个男人有点暖_第二百零二章 另辟蹊径的立项书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零二章 另辟蹊径的立项书 (第1/2页)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
    事情水落石出,尘埃落定,饭店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生意兴隆。

    王宾因为造谣生事,给英雄脸上抹黑,给拘留了十五天。

    虽然他爸想尽办法想要大事化小,可这事刘所长公事公办,铁面无私。

    王宾也只得老老实实进去唱铁窗泪了,其中甘苦自知。

    因为怕这种造谣的影响继续发酵,刘所长联系当地街道,干脆给饭店大门口做了一个宣传栏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的人基本都见过,是一种木质有玻璃的样式。

    李海洋出钱订了许多报纸,每天在宣传栏里面更新,吸引周围行人,也方便街道上的邻居来看。

    当年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闲钱订阅报纸,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过路的,人流量更创新高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专栏是存放李海洋见义勇为的奖状,报纸。也是宣传栏中最为醒目的位置。

    每个出入饭店大门的人都能看到店主是一个英雄模范,自然对这家店更是放心。

    饭店名声更加闻名遐迩。

    无为县的领导和楚月泉也找到了红星五厂,在李海洋的撮合下,与王厂长在厂里进行了正式洽谈。

    其实关于投资入股这种形式,在改革开放初期几乎没有。

    当时改革的模式都在摸着石头过河,都不知如何具体cao作。

    可是这种事情对李海洋这种前世商界精英来说都是小事,很快草拟了一份具体章程。

    王厂长看完之后兴奋不已,这绝对是互惠互利,双赢的事情!

    红星五厂家大业大,因为常年计划经济,账面上巨额资金躺在账户上,真是对资金的浪费。

    如果能将这些死钱变活,对两个地方上的企业都是好事,但是推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王厂长虽然算得上是个掌握实权的厂长,但是他才四十出头,资历并不深,也没办法一个人就把事情敲定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必须经过厂里面的厂党委研究通过才可以,就是在这个环节上被卡住了脖子。

    厂里有一个老资格的厂长,叫刘德发,一贯和王厂长不对付。

    这些年岁数大了,慢慢成了靠边站,看到王厂长年纪轻轻就掌握实权,心中又是嫉妒又是愤愤不平!

    凭什么他四十出头就能成为有实权的厂长?自己五十多岁才爬到这个位置啊!

    刘德发整天盼望王厂长出点事,只要让他揪住小辫子,非把对手扯下台不可!

    这次机会来了,王厂长的提议刚一拿出来,刘德发就表示了激烈的反对!

    “这事绝对不行!乱弹琴!资金是厂里的命脉,投资这事合不合政策谁能打包票?会犯错误的,同志们!”

    听着对方阻挠的话,王厂长按捺住脾气,平静地说道:“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,总这样不敢越雷池一步,怎么改革?”

    双方争执不下,其他的厂党委成员也各自有自己的意见,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也难怪,改革初期北方的步子总是比南方要慢上几年,像是这种跨省份的投资风险如何掌控,实在是难以预料。

    虽然王厂长在会议上多次说明,只要是投了资帮助高沟镇电缆基地发展。

    以后不但是厂里面特种电缆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,甚至可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