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模大会 (第2/2页)
知道八十年代初作报告是个什么路子。 看起来刚才一通瞎白话,很有可能基调上出了偏差! 县领导把场面找了回来,但还是心有余悸,哪敢把麦克风还给李海洋。 会议后面就让其他英模发言,李海洋全程干坐,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会议结束。 看到会议散了,李海洋就想抽冷子溜走,却被当地的领导留了下来,原来所有的英模还要举办庆功宴。 在庆功宴上,领导们详细地询问了李海洋关于投资入股新建电缆基地的想法。 原来就在昨天,楚月泉已经第一时间通过电话,把李海洋的建议反映到了县里。 县领导班子极为重视,觉得这是一个胆子大又有很强cao作性的方案。 这么做能大大扶植当地的电缆基地迅速起飞,对于无为县来说,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! 那个分管经济的领导和李海洋谈了半天,直到双方都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意向之后这才罢休。 李海洋再一次见识到了南方省份的改革速度,他刚刚被王所长送回了龙湾村不久,县里面派人就把打印好的材料送了过来。 上面不但有关于投资入股的具体份额,和分红的具体意向,而且还有关于以后电缆采购的价格优惠问题。 总而言之一句话,投资入股后,红星五厂就由客人变成了主人。 以后在采购电缆价格上具有巨大的优势,只略高于甚至等于生产成本。 当然这个成本包括了场地人工,还有机械折旧更新等等。 李海洋在前世也办过实业,像是这种合同不知看过多少,拿来略微一翻就知道,这份合同简直是诚意满满! 虽然在某些细节上有不够严谨之处,但绝对不是刻意设下的陷阱。 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,这份合同已经称得上接近于完美。 看得出来,无为县的领导班子对于电缆基地的发展真是下足了苦功夫。 李海洋根据自己前世积累的商业经验,中肯地提出了合同中的隐患和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。 这几句话说得县领导都大吃一惊! 合同文本是县里面集中所有的人才,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,自认为是没有什么纰漏。wap..OrG 可是哪知道这个跑外销的年轻人,居然三言两语就说出了其中许多条款定义不够精确! 一开始负责抓经济的这个县领导还有些不服气,但是把这些提议交给班子讨论之后,才明白人家句句说的都是金石之言! 其实李海洋掌握的这些知识哪里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能力,而是国内外商业精英在几十年中不断的完善和积累的智慧结晶! 县领导班子再怎么能耐,和几十年商业精英总结出来的经验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如。 县里面立刻就根据李海洋的建议,修改了具体条款,楚月泉和县领导亲自把他送上了归程的火车。 李海洋终于要回到自己的家,可他却不知道,在无为县的官司早已经被传得面目全非!轻歌若有无的重生八零:这个男人有点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