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 涌泉相报 (第1/2页)
李海洋的事情因为出了人命,在当地算得上一件大案,所以性质认定十分谨慎。 但是当刘所长的资料传过来之后,李海洋有王厂长的证言证词,说明了此行的来意。 又有着邻里街坊的共同签名,证明了其平时一贯的为人秉性。 最为重要的就要说楚月泉和李会计的证词,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而且在当地是大大的有名。 高沟镇是当地乡镇企业的龙头,楚月泉所在的龙湾村又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,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。 他们俩每天都到当地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,反复述说在车上发生的一切,极力证明李海洋是见义勇为。 当地部门又通过走访,找到了当时在车上的一部分乘客,了解的情况和楚月泉说的几乎完全一致。 都说有个外地口音的小伙子第一个站出来,面对持刀歹徒凛然不惧,拿了个木棍就把几个人全都打趴下了。 而那个被车压死的劫匪纯属咎由自取,李海洋正当防卫成立! 在调查的过程中,李海洋是什么消息也不知道,自然是心急如焚。 他心中最为挂念的就是妻子林雪琴,如果知道自己现在身陷囹圄,不定地急成什么样子! 就在这个时候,突然平安无事的被放了出来,而在外面迎接他的就是楚月泉和李会计! “小伙子,哦不,李海洋同志!你前几天保住了村里的货款,救了我们俩的命,大恩不言谢,别的不说,跟我回村里面让我们招待一下。” 虽然刚才有关部门已经把情况告诉了李海洋,但现在还是有点懵。 便笑着说道:“多谢两位同事来接我,我这行李也丢了,耽误了好几天,要赶紧给媳妇打个电话,怕她担心啊。” “没问题!”楚月泉大声地说道,“上车,我们带你去邮局。” 李海洋这才注意到,楚月泉和李会计身后居然停了一辆载重量两吨的小卡车。 在八十年代这车可是一个稀罕物件,青崂山的村子已经算是比较富的,可有个拖拉机已经算是不错。 没想到南方省份改革的步子迈得这么大,一个乡镇企业居然都有了自己的货车,这让李海洋感到十分的惊讶。 楚月泉也明显看出了李海洋的心理变化,笑着说道:“我们卖电缆的没办法,要是没个车,有时候送货就不方便。” “今天这车你就包圆了,想去哪就去哪,我们俩陪着。等忙活完了咱就回村,住处都给你安顿好了,全村人都要感谢你呢!” 楚月泉说的可不是假话,这批货款是积压了两年才从别的省份厂家要回来,足有几万块。 当年可没有什么百元大钞,最大面额的纸币就是10块钱的大团结,这几万块钱装了满满一提包。 如果这笔货款被车匪抢走了,全村人的福利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。 更要命的是没有这笔资金,生产电缆的材料都无法购买,村子里面的生产都要陷入停滞! 楚月泉在长途车上因为和劫匪发生过争斗,被弹簧刀在手上脸上划了一个深深的口子。 这还是李海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