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章 无名的怨气 (第1/2页)
第二天大清早,陈会计的拖拉机已经停在了饭店门口。 “海洋,快出来,咱们早去早回,别耽误你做生意!”李学全大声地喊道。 “来了来了。”李海洋边穿着军大衣,边快步走出了院门,“得亏我起得早,不然就让老支书你把我堵被窝里了。” 拖拉机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,冒着nongnong黑烟向市区的方向驶去。 “海洋,这可不是我出尔反尔,昨天我看那个小子不地道,想给你穿小鞋,所以才说合营的事情,可别误会啊。” “哪能呢,支书可是救了我的命了,昨天要是没你解围,我这饭店现在早就被关门整顿,那时候可就被动了。” 李学权听到李海洋这么说,心里这才算一颗石头落了地。 拖拉机的轰鸣声实在是太大,面对面说话都有些听不清。 李学全在寒风中扯着嗓子喊道:“放心,我说话算话,饭店利润村里一分也不提留!” “你只要用我们村里的rou鱼菜rou,再给我解决几个村民就业,我就算是烧了八辈子高香了。” 听到这朴实的话语,李海洋心中一阵的感动。 人家老支书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,而且还言而有信,说退出就退出,绝不会因为帮了忙就要分一杯羹。 但是人家说归说,自己哪能就这么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,那实在是有些不讲究了。 “支书,我知道您老的脾气,那是吐口唾沫是个钉,我就是想把分成交到村委,你也不会要,我倒是有个主意。” “主意?有啥想法就说。”李学全大声地回答道。 “我看现在农闲时节,村里面那么多的年轻人整天游手好闲,不是在一起喝酒,就是打牌赌钱,害得您老整天在村里盯着。” “我想建一个图书馆,搞一些报纸杂志放在里面,供村民免费观看,也好让村里人开阔眼界。” “等年轻人有了走出去的欲望,我再想想办法,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,把村里面闲置的劳动力利用起来,说不定可以给村里面创收。” 李学全听了这句话吓了一大跳,听这话的意思是想把村里面的劳动力组织起来,到城市中赚钱。 可是在1981年这种行为是受到限制的,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“盲流”,是极具贬义的。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,农民大量涌入城市,和城市的管理发生冲突,这才有了盲流这个称呼。 李学权犹豫地说道:“海洋,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,可是这事情不好办啊,咱在城里又没门路,当盲流日子可不好过,说遣返就遣返。” 李海洋笑了,说道:“放心吧支书,我给找的地方就是市区,咱不去远地方,当天就能来回。” “城里不少地方都需要劳动力,像我以前去的港务区码头就需要大量的临时工,还有城市建筑工地也需要农民工,我抽空给跑跑门路。” “农民工?”李雪钱听到这个称呼,感到十分的奇特,“这个称呼好,俺农民也能当工人了。” 农民工这个词汇实际上是在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