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806 (第1/2页)
。“哟!于老!真是于老哇?”“于老,居然能在这儿见到您老,话说您老怎么在这儿遛弯儿?以往没见到您啊。”那名姓于的老专家背着手笑道:“这不是退休了么?在儿子家里住两天,看看孙子!今早就被老马给拽来遛弯儿了。”“是么?那太好了啊!我家里有只收藏了好些年的汝窑,您老有空儿给鉴定鉴定?”“我家有套善本,也有些年头了,有空儿您老给掌掌眼?”“我家也有副字画不知真假。”“我家也有……”一群老人围上来,目光灼灼。年轻的摊主蹲在地上听着,顿时笑了笑,“得!遇上行家了!那行,我就干脆说实话吧,”摊主吊儿郎当地蹲着,随便伸出手扫了扫自己的货,往一堆古钱币的一角圈了圈,“实话跟您老们说吧,就那些光绪通宝是真品,不过,有贵的有便宜的。那两枚楷书小平背‘村’字才100大洋,楷书小平背‘桂’字200大洋!那边那枚楷书小平背‘苏’字可是枚精品,市价1800大洋!您几位要是有看上的,价码我这儿可以给您匀匀,其他的字画瓷器,您老们就别打眼了,大路货!”几位老人听了都哗地一声,一两百还可以,一千多的就觉得有些贵了。众人一齐去看于老,于老蹲下身子挨个拿起来瞧了瞧,点头。真的!一群老人都纷纷蹲下来,古玩爱好者,哪怕是只值几百块的真品,那在他们眼里也是真品,能近距离观摩学习,也是难得的机会。况且,都是普通老百姓,哪有那么多机会接触真品?一听说是真的,便都眼神热切地蹲了下来。年轻的摊主蹲在地上,见老人们大多盯着那一千八的铜钱瞧来瞧去,不少人都觉得贵,便笑道:“这还贵啊?您几位老人家掌掌眼嘿,最贵的在这儿呢!这枚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儿,市价5500大洋!”好几名老人瞪大眼,“五千多?”当今这年头,就算是京城,五千块钱也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两个月的工资了。于老再次点头,一群老人便目光灼灼又去观摩那值五千多的小小铜板儿。这时,一名老人咦了一声,道:“这是什么钱?形状看起来跟把钥匙似的。”他这么一说,一群人便都看了过去,只见老人手中拿着只看起来像铜钱的钱币,方孔,圆形,下面连着形状看起来确实像把钥匙。铜钱上锈迹斑斑,上头的字很少有人看得懂,只看得出是阴刻,然后不知以什么材料填满,打磨得字面与前面齐平。这样的钱币很少见,一时谁也说不出是哪朝哪代的钱币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枚钱币不在年轻摊主所圈的范围内。也就是说,不是真品。尽管不是真的,也有人好奇是什么币。于是,老人们都看向于老。但于老还没说话,年轻的摊主便解释了起来。“您几位见识少了不是?这是金错刀。王莽知道不?这就是王莽篡汉后铸的铜钱,字是阴刻的,如果是真品,把字填平的可是黄金咧!不过,这肯定不是真的,要是真的,这玩意儿可比大齐通宝还值钱!王莽篡汉的时间太短了,钱也流通得少,传世的至今没几件。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