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3章 自我怀疑邓士载 (第2/2页)
亮对阴平的防备,邓艾心中就不由产生一阵后怕,要是真的偷渡阴平,恐怕就要像黄皓之前说的那样,被蜀军杀的全军覆没了。 【袁术】:那另一种,不会就是—— 袁术想到的一种可能。 【邓艾】:是的,钟会和我想到一起了,所以他觉得,我的本事其实和他并没有差多少,所以,他明面上大举攻打剑阁,却给我机会绕路米仓道前往巴中地区。 如果说,自己的计策比钟会更好,那钟会露出的笑容,肯定不会是略带讥讽的笑容,而是带着嫉妒。 但如果是相同的计策,自己又是因为在雍州多年,才想出来的计策,而钟会却是在到达剑阁后几天就想出来的计策,那钟会嘲讽看轻自己,理所当然。 只不过因为他们二人想到了一起,都认为这个计策可行,所以他们联手进军。 比起被诸葛亮重视的阴平地区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雄关。米仓道到巴中,虽然同样地势险要,有雄关在手,但如果要进军的话,并非没有可能。 就像阳安关一样,只要略施小计,便可突破。 【曹丕】:本人觉得是c选项吗?不过我怎么觉得,d选项,更符合东吴的利益呢? 【公孙渊】:能够铲除jianian臣权臣的孙吴皇帝,应该不会像...像我这么短视吧? 公孙渊本想言孙权,但是当他选择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后,却又觉得,孙权的眼光足够长远。 没有荆州,东吴将会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不说,而且不仅要随时面临当时最为强大的曹魏势力,而且还要随时注意处在长江上游,势如破竹处于蒸蒸日上时期的刘备集团。 完全被两国包围住的东吴,只有一个道路,就是灭亡。 然而拿下荆州后,这盘棋就盘活了。 有了彻底的长江防线,可以防止敌人顺流而下,又可占据交州主要人口区,向南发展。 比起孙权做的,自己的两方树敌,导致最后成为孤家寡人,才叫短视。 【孙十万】:想要确定这个选项,就要问问,阎宇了。和黄皓同期的人,两人,应该也相识吧? 孙权的碧眼之中,闪过一丝精光。 在东吴援军到来时期,阎宇带着白帝城主力消失,想来是蜀汉的军令,让阎宇去支援某个地方。 结果阎宇最后却并没有去支援,反而消失。 孙权怀疑,阎宇的消失,是早就谋划好了的,也许阎宇早就收到了蜀汉的调令,只是局势危急他一直在等,等到发现东吴援军的苗头不对后,直接跑了。 【阎宇】:... 为什么,我这么没有骨气? 主动投至jianian臣宦官手下,国难之际又带大军消失? 这样的精力,恐怕用不了多久,别人就把我当汉jianian了吧? 阎宇十分痛苦地看着最后一个选项。 如果,这些有关他的经历,都是真的,那么他将成为比苟安还不如的人。 苟安运粮虽然迟到了,但是好歹将粮食运到后,才投的降。 他呢,直接就隐遁了。瑕的三国:全民直播答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