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4章 又一贤女王元姬 (第2/2页)
就来了个全文背诵,差点儿让杨修以为,老曹是厚脸皮抄袭古人的,然后安上了老曹自己的名字。 要知道,《孟德新书》可是和诸葛亮的《将苑》,可是在军事中运用了一千多年,直到明朝,才出现了新的兵书名作。 之后,张松的过目不忘能力,更是在多次山地战中发挥作用,各种地形被运用,靠的就是实际记忆。 【王朗】:低调低调,区区过目不忘而已,张松都会。 【张松】:听你这意思,这独特的技能很差是吗? 【王朗】:么有没有,我只是不想她压力太大而已。 【华歆】:呸,老家伙,嘚瑟什么,你孙女都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。 【王朗】:那也是我孙女! 【杨修】:咳咳,你们要吵私下吵,现在还有正事呢。还差一位呢。 【邵悌】:在下不才,只是一个不值提的小人物,现在河北当差,没什么大本事,这预言什么的,肯定和我无关。 邵悌对自己没什么信心,他觉得,如果自己能看出钟会有谋反之意,他现在也不会只是一个看大门的了。 【杜预】:这下,人齐了。不过,这次,还真和你有关。 杜预嘴角一扬。 这四个人中,其实只有邵悌,是可以肯定的。 【邵悌】:啥意思? 【杜预】:先说最大的可能辛姨,辛姨是一个智者,所以她一般是不会参政,说钟会坏话,除非涉及到了自己的家人。高平陵之变,涉及到了辛姨的家人,所以辛姨给自己的弟弟出主意,从而保全了家人。可现在呢?辛家和钟会并无冲突,即使钟会造反,又和辛家有什么关系? 【杜预】:其次就是贾充了,贾充虽然是一个小人,但是却不得不肯定,贾充的智慧,心狠手辣却又非常实用,对贾充来说,无论士季伐蜀胜利还是失败,对贾充都没有影响,而且以贾充的眼光不难看出,就算钟会在蜀中造反,钟会麾下的将士,也不会追随钟会。 你要说人少点,也就罢了,刘备每次都能带着军队跑,那是因为刘备身边就只有几百几千人,再加上那个时候虽然混乱,却是大汉一个国家,反正都是大汉,去哪都一样。 可是三国时期就不同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,钟会又统帅那么多的兵力,一旦选择在蜀中自立,那些钟会手下的士兵,就会将钟会给埋了。 人家跑到蜀汉,灭了蜀汉,就等着回家收赏赐呢,你突然告诉别人,不回去了? 不扬了你的骨灰才怪呢。 【杜预】:至于你和王元姬,王元姬恐怕是为家族着想。而你的话,虽然没有黑钟会的理由,但是,如果答案是你的话,那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出名的人,而非要选你一个冷门的人? 杜预最后一声反问,直接就让邵悌给蒙了。 是啊,为什么非得是自己? 杜预、羊祜、还有各种司马家的人,哪个不能选,非得选择他一个无名小卒? 【邵悌】:好像,是这样诶。 王元姬还可以是因为王元姬和司马家有亲而进入被选,可他一个无名之人,根本没必要啊。瑕的三国:全民直播答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