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607 (第1/2页)
,一律予以严惩,甚至不惜斩首示众。 但军法威胁这种手段,又岂能压得过人求生的本能,于是在短暂的平静之后,实在忍不住严寒,不愿冻死在夜里的士卒们,便又开始争抢起柴禾来。 这种争柴,很快就从一座军营,蔓延到另一座军营,从十人发展到百人,乃至千人。 事态扩展到这般地步,曹仁自然再不能用斩首示众来压制,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兵变。 无奈之下,曹仁只能来向这邺城最智慧的人,他们的大汉丞相诸葛亮来求助。 听过了曹仁的诉苦,诸葛亮叹道:“如果天子早听我的劝告,下令像囤积粮草一样,多囤积些柴禾,我们就不会陷入今日的困境了。” 诸葛亮把乏柴的责任,都推在了刘备不听劝谏上面。 曹仁也不知道诸葛亮,是否向刘备有过这样的进言,被诸葛亮这么一说,心中隐约对刘备也有些抱怨。 “事已至此,懊悔也没用,丞相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吧。”曹仁焦虑的催促道。 “容我想想,容我想想。” 诸葛亮站起身来,轻摇着羽扇,来回的踱着步子。 曹仁则满脸的焦虑,来来回回的看着诸葛亮,在自己的面前走来走去。 半晌后,诸葛亮的脸上闪过一丝阴冷,而当他转过身来时,那种阴冷的表情,已是转变为了某种无奈。 “事到如今,也别无办法,曹将军,下令让你的士卒去拆平民的房舍,把那些木料拿来当柴禾吧。” 曹仁神色一震,凝声道:“丞相,咱们要这么做,平民百姓恐怕有更多人要冻死了。” 百姓们现在已经到田拆门拆窗,烧火取暖的地步,就这样,每天还有不少人冻死。 如果现在把他们的房梁都拆了,就等于毁了他们遮天挡雪的最后依赖,如此一来,暴露在寒风中,本就缺少柴禾的百姓,岂不更是加速了他们被冻死。 诸葛亮这一招,乃是要牺牲百姓,来保全军队。 “我大汉以仁义治国,本相又怎忍心伤害百姓呢,只是到了这个时候,若不先保全了军队,倘若给楚贼攻入邺城,全城的百姓恐怕都将难逃屠刀,本相这么做,其实是在救他们呀。” 诸葛亮是百般无奈,给自己找了一个“救民”的大义的理由。 曹仁渐渐陷入了沉默,似乎也默认了诸葛亮的理由。 “为了大局,为了救更多的人,现在也只有牺牲少部人了,事不宜迟,子孝啊,不要再犹豫了。”